大型組舞《梅山印象》座談會召開
6月27日,大型組舞《梅山印象》座談會在明德樓第一會議室召開,會議就《梅山印象》展演的社會反響、藝術成就和修改方案等方面進行了座談交流。李新吾、李曉容、謝征南、袁克勤、劉沛、陳藝球等校外專家與我校校長郭軍、副校長石瀟純、副校長周發(fā)明及相關教授學者共30多人與會,座談會由石瀟純主持。
石瀟純說,組舞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譽,其影響甚為深遠,是我校藝術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是對梅山文化研究的一次有影響力的宣傳;是學校開放辦學與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的有效方式。
梅山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李新吾等認為,《梅山印象》令人振奮,對梅山文化的展演開了個好頭,希望主創(chuàng)組人員深入田野采風,充分挖掘梅山文化,在音樂、服飾、形體語言等方面進一步展現(xiàn)梅山文化元素,結構上以契合梅山文化的核心形態(tài)作新的調整,打造一臺真正表征梅山文化內核的大型組舞。
周發(fā)明指出,組舞在現(xiàn)有基礎上,一是要認真研究一下國內相關類型藝術范式,進而形成自己的特色,二是要凸顯梅山文化特征,三是要組建好更完善的編導班子,循序漸進推進組舞的改進。
郭軍作總結講話時說,組舞取得了很大成功,要以向社會推薦《梅山印象》為契機,打出學校藝術教育的品牌,培養(yǎng)學科特色,提高辦學水平,要進一步突出四個結合,即組舞的編排要與人才培養(yǎng)、學科建設、服務社會和辦學特色培育相結合。
座談會上,校內外專家學者充分肯定了《梅山印象》取得的藝術成就,就下一步修改方案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為我校學科專業(yè)建設以及校地合作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

(攀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