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學院2022級思想政治教育二班劉燁
閱讀了《人世間》后,我仿佛經歷了一場溫暖的心靈之旅。梁曉聲先生生動地描繪了在偉大的歷史進程中一代人的奮斗、成長和相互扶持的溫情,塑造了一個充滿情感、道德、堅韌和正直品質的中國人形象群體,展現(xiàn)出時代的獨特魅力。在他的筆下,各色人物匯聚一堂,迸發(fā)出獨特的火花,令我感慨萬千,其中蘊含著對生命、親情、友情及愛情的深刻思考。在紛繁復雜的現(xiàn)代社會中,它不僅涉及到宏觀的時代性以及生命的意義,又涉及到微觀生活中的點滴、身體的衰老,甚至到生命體征的消失。生命有限,人世間是無限的。你的人生,我的人生,交織在一起,感受塵世中起起伏伏。生命就像一條拋物線,高低錯落有序。生命林林總總,千奇百態(tài),又有誰能夠確定和安排呢?或許,所有的一切都是注定和輪回。
周秉昆生為周家腦子最笨,最不靈活的“老疙瘩”,卻直至最后也堅守在自己的家庭里,照顧父母,力所能及的照顧哥哥和姐姐。雖然哥哥,姐姐都是北大畢業(yè),比他厲害很多。他盡力為每個朋友著想。當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地出手保護,為朋友找工作,請朋友飽餐一頓。還特別照顧自己一位早逝朋友的女兒,這些仿佛都是他自己力所能及的。
這本書啟發(fā)了我對生活的認識, 使我意識到人生每個階段都承載著不同的意義。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寫到改革開放的今天,光字片的兒女們有了各自的前途與命運。春燕和德寶兩夫妻聚焦“存大錢”和事業(yè),而忽略了身邊好友的帶來的溫馨和感動;于虹和趕超兩口子在普通的日子也能孕育無盡的幸福;國慶和吳倩追求簡單的快樂,享受真誠的愛……從書中受到感悟, 我開始珍視與家人、朋友共度的時光, 并為之付出努力。無論是輕松的聚餐還是深夜的談心,我都愿意傾聽他們的喜怒哀樂。在這繁忙世界中, 停下腳步去關注身邊親情與友情的重要性,讓我深感生命源于彼此陪伴所賦予的溫暖。生活中, 我們多少有過失望、困頓和無奈,但在閱讀《人世間》樸實無華的文字時,我看到了無盡堅持與勇敢。盡管困難重重, 只要我們勇敢面對挫折并不忘初心,一定能戰(zhàn)勝恐懼, 繼續(xù)向前追求理想。正如書中所說,生活如同一杯千味醉人的美酒,既有苦澀也有甘甜, 每一段經歷都值得我們珍惜和銘記。
《人世間》不僅談論生活瑣碎,還飽含著作者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從書中,我學會了如何看待個人成敗得失, 周秉昆人生大起大落,從醬油廠的一名普通職工成長為出版社編輯又經歷了紙媒凋敝轉行做吉膳房的老板最后更是進了監(jiān)獄,人生經歷之坎坷,命運之凋零,不禁讓人心生唏噓,可周秉昆仍然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現(xiàn)實,他以一種英雄主義的勇氣面對生活的得與失,這也啟發(fā)了我在漫長人生旅程中,應當放下過去的陰影,把握當下時光,以積極態(tài)度去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
周秉義生為周家的長子,在父母相繼去世后,成為了家里的主心骨。身為高干家庭的“倒插門”,他有過不甘、憤懣,但他心懷感恩,愛護妻子,照顧家人。他是特殊的,他又是不特殊的,他用他的善良、正直、堅韌不屈以及獨特的思維方式生活著,演繹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同時也在用他的方式幫助和影響在周圍的人。他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手足、以質樸無華的忠厚品質從政三十余年,不焦慮追求浮華名利,而是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往上走,背負罵名而真誠地對待百姓,身患絕癥卻堅守崗位。
《人世間》教會了我在人生漫長之程中,要以寬容、包容和真誠對待周圍的一切。我們無需沉溺于追逐金錢、名利、地位等身外之物,孕育出一份關愛和寬恕反而能為心靈帶來無盡的滋養(yǎng),讓心境變得平靜、澄明,使我們看清人世間這杯樸素的清水,且嘗且享受。《人世間》如同明鏡,照亮了我黑暗中的心靈,使我在繁華復雜的現(xiàn)代社會得以捕捉那些寶貴的美好瞬間。愿我們每個人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真愛、寧靜與力量,并滿懷愛與感激,珍惜眼前所擁有的珍貴的人世間。
《人間世》是一部富有強烈時代烙印的劇作,時代性、地域性很強,展現(xiàn)了各個時代普通老百姓樸素的思想意識。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寫到改革開放的今天,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描述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整部長篇小說構思完整精準,人物生動有趣,各條人物主線徐徐道來,有條不紊。通過周家三代人的命運沉浮為主線,給人們呈現(xiàn)出人性的光輝,那就是善良、正直、有溫度、有關愛。普普通通的一家人,生活在平凡中閃光,卻用他們高貴的品質照亮了每個讀者的心。他們對生活地熱愛、執(zhí)著、對生命的敬畏,讓人揮之不去。
【二等獎】
一審:周 莉 二審:劉時容 三審:彭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