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19: 30,由湖南人文科技學院主辦的第31期真人圖書館活動在養(yǎng)根樓一樓多媒體報告廳隆重舉行,音樂舞蹈學院副院長吳扎拉?濤作為本期真人圖書與來自全校的200余位音樂愛好者一起,暢談音樂與生活。圖書館申彥舒副館長、劉時容老師、湯道湘老師也一同參加了活動。
活動在音樂聲中開場,吳院長深情講述了自己與音樂結(jié)緣的故事。他說,自己是新疆伊犁錫伯族人,從小騎馬上學,遼闊的草原、無污染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讓錫伯族人個個都能歌善舞,喜歡用音樂來表達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吳院長13歲便走上了音樂道路,平生唱的第一首歌是《西游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因為喜歡,便執(zhí)著追求,從碩士、博士再到博士后研究,一路打拼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在首都北京擁有一扇窗的理想。他還告訴大家,音樂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我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幾年的博士后研究讓他走遍了全國三分之二的縣,無論是從生活到音樂,還是從音樂到生活,都體現(xiàn)出濃濃的地域文化特征。對于初學者來說,要想把歌唱好,首先得把普通話說好,做到“字正腔圓”;學習到達一定高度后,還得了解自己身體的每個部位尤其是發(fā)聲部位是如何運動的,因而需要學習“音樂解剖學”;之后還需了解民族、宗教、信仰、倫理等社會學知識。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音樂來說同樣重要。為了讓大家深刻領(lǐng)會其中道理,吳院長一邊唱,一邊講,會場不時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互動環(huán)節(jié),同學們積極舉手提問,既有如何理解民族文化的差異性、音樂高于生活的具體表征、如何看待民歌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等學術(shù)問題,又有“茶陵三寶”、城市羈絆、復習考研、愛情故事等生活問題,吳教授都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一一解答,活動持續(xù)了整整兩個小時。人們用音樂記錄生活,讓生活為音樂賦能。在歡快的歌聲中,第31期真人圖書館落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