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星星上的人
作者:【美】卡羅琳?帕克絲特
出版時間:2016年夏季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推介人:教育學院學合1901班喻新芮
19451134
作品簡介:卡羅琳?帕克絲特向來擅長高概念的道德兩難議題,《星星上的人》巧妙糅合了情感治愈、懸疑推理等多重元素。本書中,她運用雙重敘事的手法,讓媽媽亞麗珊負責講述搬家前的“過去”,而小女兒艾莉絲描述參加“和諧夏令營”之后的“現在”,中間再穿插姐姐蒂莉以未來視角的獨白,直到爆炸性的小說結局。故事層層推進,無論是絕望的父母,還是令人好奇的“和諧夏令營”,都籠罩著一種詭異的氛圍,讓讀者身臨其境、欲罷不能。
推介理由:
讀完《星星上的人》,太多復雜的思緒涌動,心里說不出的難受。封面上寫著“也許,我們都曾來自于星星,生而孤獨,靜靜散發(fā)著光芒,心在遙遠的彼岸,期待著溫柔的呼喚,愛的相擁?!边@是一本貼近生活的書,無論是主人公還是這個故事本身,都是那么平凡。住在華盛頓特區(qū)的哈蒙德一家,擁有兩個女兒,本該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卻因為大女兒蒂莉的“非正常”使這個家庭憂愁不堪。蒂莉是難有的天才少女,不幸的是她無法與人正常交流。為了拯救這個“怪女兒”,哈蒙德一家參加了“和諧夏令營”,并在這里經歷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雖然故事情節(jié)沒有太多的跌宕起伏,但也正因為它的平淡,將我們自身與故事悄然聯系在一起。有時蒂莉流露出的無助、孤獨與失落讓人聯想到我們身邊的某某,引人共鳴和神傷。那對愛的堅持和執(zhí)著也會觸動我們麻木內心深處的一處凈土。
表面上,蒂莉是那個星星上的人。沒人理解,家人不懂,老師和同學不懂,沒有朋友,她的確孤獨,作為正常人的我們,又有幾個人能懂。太多的時候,我們只是假裝自己很好懂,也表現出一副別人能懂我們的樣子,我們也試著這樣對待別人,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可蒂莉不同,她在自己的星星上,在這個世界里,她不必委屈,不必隱藏,也不必偽裝。當她脫離自己安全的世界,哭泣、吼叫、插打自己,令每個遇見這種情形的人都十分崩潰。
在這場如戲的人生里,每一個五味雜陳的瞬間,當真比獨自呆在自己的星星上更好嗎?就像妹妹艾莉絲,我想她一定羨慕過姐姐很多次,甚至嫉妒她。雖然艾莉絲對自己的乖巧引以為傲,她同情姐姐,發(fā)自內心愛姐姐,但她更羨慕姐姐呀。對孩子來說,父母的關注是多么的重要。爸媽的目光隨時隨地都追著姐姐,姐姐永遠是那個看起來比自己更重要的孩子。艾莉絲的懂事讓人心疼。我想,很多時候,艾莉絲都在心里默默開導自己,要包容和愛,要積極和樂觀,要體諒父母,要讓著姐姐。但同時,艾莉絲一定有許多個夜晚,在月色下感受著獨屬于她自己的夜晚。
這個故事孤獨而溫暖,只有看完了故事的人才了解何為“星星上的人”,才能了解“他們”。自閉癥兒童,又稱星星上的人,他們如廣闊宇宙中的一顆顆小星星,看似觸手可及卻又遠在天邊。因為他們的內心是被自己隔離起來的。實當今社會對自閉癥兒童已經越來越重視,這個詞也顯得不那么陌生,可在全世界還是存在著數以萬計的孤獨孩子們。自閉癥畢竟是心理上的疾病,不存在具體的治療方案,治療成功率也非常低。比較之下我們應該慶幸自己與生俱來的健康,所以更應該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
給與世界擁抱的孩子多一點的愛。畢竟人之初,性本善,大家本無兩異,可能我們感覺不到他們的溫柔,但我們卻有能力溫暖他們。只有太陽把光給了星星,星星才會發(fā)光。就像書上的一行小字:“如果你遇到星星上的人,請把你所有的愛都給他....”